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師資隊伍 > 正文

馬世發

2020-04-03 作者: 浏覽數:

基本信息:

姓名職稱:馬世發 副教授

工作單位: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導師類别:碩士生導師

科研方向:城市智能計算與生态城市模拟;土地利用優化與自然資産轉化

招生專業:城鄉規劃、人工環境、風景園林

聯系方式:whuma@163.com

個人簡述:

馬世發,男,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青年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城市感知與智慧規劃研究中心院級科研團隊負責人。近年來,圍繞人地關系優化調控國土空間規劃領域前沿科學問題,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科研項目資助,作為技術骨幹參與省市級國土空間規劃與自然資源管理社會服務項目20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6項,獲得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和國土資源(廣東)等科學技術等獎勵5項。歡迎地理科學、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土地資源管理等本領域相關專業報考研究生,也誠邀優秀應屆畢業博士加盟本團隊從事博士後研究(詳見學校人事處招聘簡章)。


教育背景:

(1) 2012.092015.06,中山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 2009.092011.06,武漢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3) 2005.092009.06,武漢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曆:

(1) 2021.01-現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教授

(2) 2018.112020.12,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講師

(3) 2016.012018.08,廣東省國土資源技術中心,工程師

(4) 2011.092012-07,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科研助理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縱向課題,耦合過程與格局建模的城市群空間重構場景模拟,項目主持

(2)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縱向課題,粵港澳大灣區三生功能耦合協調度診斷及優化研究,項目主持

(3)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橫向課題,廣東省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保護利用規劃體系研究,項目負責

(4) 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公室,橫向課題,中新廣州知識城生态空間專項規劃,專題負責

(5) 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橫向課題,知識城與周邊地區生态資源保護利用與重大公服市政設施專項規劃,專題負責


代表論文:

(1) Dailuo Zhang(本人研究生), Shifa Ma*, Jianhong Fan, Dixiang Xie, Haiyan Jiang, Guanwei Wang. Assessing spatial equity in urban park accessibility: an improve two-step catchment area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15-mintue city concept.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3, 98: 104824.  (CASQ1, TOP)

(2) Shifa Ma, Bin Ai*, Haiyan Jiang, Yunnan Cai, Dixiang Xie. Exploring the growth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terminal urbanization stage by integrating inertial driving factors,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urbanization cycle.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3, 149: 110178. (CASQ2, TOP)

(3) Shifa Ma, Yunnan Cai, Dixiang Xie, Xiwen Zhang*, Yabo Zhao. Towards balanced development stage: Regulat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gglomer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optimal allocation of urban land. Cities, 2022, 126: 103645. (CASQ1, TOP)

(4) Shifa Ma, Yunnan Cai, Bin Ai*, Dixiang Xie, Yabo Zhao. Delimiting the urban growth bounda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 pareto front degradation searching strategy-based optimization mode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45:131191. (CASQ1, TOP)

(5) Ma Shifa, Li Xia*, Cai Yumei. Delimiting the urban growth boundaries with a modifi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model.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17,62:146-155. (CASQ1, TOP)


教學活動:

主授本科生《遙感與地理信息科學》、《空間數據分析及規劃應用》、《國土空間規劃設計》和研究生《時空大數據技術及規劃應用》課程。


團隊簡介

城市感知與智慧規劃研究中心以服務宜居、韌性和智慧城市建設為目标進行規劃理論探索和關鍵技術研發,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城市體征綜合感知——該方向主要利用各種監測手段,如多光譜遙感、三維激光掃描特别是社會感知大數據多視角透視城市空間體征,包括場景測繪(地表熱度、街景綠量、碳柱豐度等)和形流分析(人口、交通、技術、生态等複雜網絡流動)研究組,該方向旨在創新城市體征多維度感知技術,為國土空間規劃精準施策提供問題導向依據。2)未來城市場景模拟——該方向主要利用地理建模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智慧新技術對未來城市發展典型場景進行模拟,包括供需優化(生态權衡、韌性提升等)和降碳增彙(通風降溫、固碳增效等)研究組,該方向研究旨在創新未來城市發展多場景模拟技術,為國土空間人地關系優化調控提供目标願景參考。3)空間價值創新再造——該方向主要利用“生态+”和“智慧+”等新發展理念探索國土空間新發展格局的構建模式,包括生态賦能(資産轉化和生态産品等)和存量重塑(職住平衡和品質提升等)研究組,該方向旨在發展以人為本的綠色設計策略與方法,推動國土空間價值創新再造,為地方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本團隊導師組包含了城鄉規劃、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信遙感等多個學科領域,具備廣泛的學科交叉研究基礎,團隊始終堅持基礎研究(學術論文)和應用轉化(項目經驗)融彙貫通的人才培養策略,歡迎勇于挑戰自我的優秀畢業生報考本團隊碩士研究生。



上一頁:黃健文

下一頁: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