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師資隊伍 > 正文

陳光

2020-06-22 作者: 浏覽數:

陳  光  CHEN GUANG  副教授

所屬學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導師類别:碩士生導師

科研方向

1、風景園林小氣候與健康

2、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技術

3、城市氣候适應性規劃與設計

聯系方式:urbanchg@qq.com

個人簡介:男,生于1986年7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緻力于城市微氣候觀測、模拟和規劃設計以及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技術的研究。。現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各一項,參與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十餘項。曾獲國家公派留學獎學金,作為骨幹成員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國内外重點研究課題,先後主持參與完成多項城市設計、居住區設計、綠色建築咨詢、建築節能設計等多項橫向實踐項目。以第一個通訊作者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建築科學》、《工業建築》等國内外核心期刊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5篇,其中SCI收錄5篇,EI收錄3篇。2017見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優秀科技工作者”,2023年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優秀碩士生導師”稱号。

教育背景

2005-2009,西南民族大學建築學院,本科

2009-2012,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碩士

2012-2016,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博士

2013-2015,日本東北大學,地域環境計劃研究室,聯合和培養博士生

工作經曆

2016年12月至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學術兼職

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建築物理委員會委員

廣東園林學會教育信息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論文

[1]Guang Chen, Yiqi Chen, Y. Chen, Lihua Zhao, Yunnan Cai, Yuan Ma. Applying a diagnostic equation for maximum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based on local climate zones for Guangzhou, China[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3 (228), 109817.

[2]Guang Chen, Yiqi Chen, Hao He, Junsong Wang, Lihua Zhao, Yunnan Cai. Assessing the synergies between heat waves and urban heat islands of different local climate zones in Guangzhou, China[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3(240), 110434.

[3]Guang Chen, Yiqi Chen, Xiao Tan, Lihua Zhao, Yunnan Cai, Li Li,  Assess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of different local climate zones in Guangzhou, China[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3(244), 110770.

[4]Guang Chen, Minjie He, Nan Li, Hao He, Senlin Zheng. A Method for Selecting the Typical Days with Full Urban Heat Island Development in Hot and Humid Area, Case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0, 39(8):1-15.

[5]Guang Chen, Lihua Zhao, Akashi Mochida. Urban Heat Island Simulations in Guangzhou, China, using a Coupled WRF/UCM Model with a Land Use Map Extract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J]. Sustainability, 2016,8(7),628

[6]陳光,李楠,蔡雲楠等.基于LCZ的廣州夏季熱島強度特征分析[J].建築科學,2021,37(06):96-104.

[7]陳光,趙立華,持田燈等.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數據在城市熱島效應模拟中的評價[J].建築科學,2021,37(02):113-120.

[8]陳光,趙立華,持田燈.城市擴張對城市熱環境影響的模拟研究[J].建築科學,2016,32(10):65-72.

[9]陳光,趙立華.佛山某文化綜合體室外熱環境模拟分析[J].建築節能,2017,45(01):107-110+138.

[10]何昊,陳光※,陳漪淇等.基于PET的濕熱地區冬季樹木對小氣候影響的實測研究[J].建築科學,2023,39(06):80-88+108.

[11]肖希,陸劍,黃曉彤,陳光※.面向城市高密度社區的工業遺産公園生态設計策略研究[J].工業建築,2022,52(05):1-8+33.

[12]李楠, 陳光※,賀敏傑等.郊區DTR與最大城市熱島強度的關系研究[J].建築科學,2021,37(08):110-115+138.

[13]邱燕霞,巫俊龍,梁銳,陳光※.基于多元主體交往模式的城中村公共空間價值挖掘——以廣州員村程界西村為例[J].住區,2020(06):6-14.

[14]陳光,馬源,江海燕.風景園林學專業城市環境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建築,2020,46(09):165-166.

[15]李世傑,王鶴洋,陳光※.基于使用後評價的工業遺産活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廣州太古倉為例[J].裝飾,2023(08):130-132.

科研項目

1. 城鎮化背景下濕熱地區城市熱環境模拟與預測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NO.51708129),結題,主持

2. 氣候變化背景下不同城市擴張情景的城市熱環境模拟和預測方法研究,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NO.2018ZB19),結題,主持

3. 基于風熱環境優化的濕熱地區城市設計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NO.51978173),國家自然科學面上項目(NO.51978173),結題,參與

4. 基于公共衛生安全的體育場館 "應疫“設計研究(NO.52078140),在研,參與

5. 城市社區生态服務功能提升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NO.2022YFF1303105),在研,參與

6. 東亞城市氣候變化機理及現代實驗方法研究,科技部中日國際合作項目(No.2011DFA91210),結題,參與

7. 城市氣候環境保障與空間區劃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No.2012BAC21B03),結題,參與


教學活動:主張“學以緻用”、“技術結合設計”和“應用導向”;主講本科生《城市環境物理》、《場地設計》、《曆史遺産保護與管理》等課程;指導學生研究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



上一頁:馬世發

下一頁:郭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