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肖榮波

2022-05-13 作者: 浏覽數:

肖榮波

 

一、 個人簡述

肖榮波,博士,太阳成集团tyc234cc“百人計劃”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土壤與地下水環境修複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生态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肖榮波長期從事生态評價與生态規劃、生态環境遙感監測、土壤污染治理與修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省部重大項目等20餘項,共計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SCI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3部。

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環保部科學技術一、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環境保護一等獎、國家優秀咨詢一等獎等,獲得國家、省級優秀規劃設計獎10餘項,第一屆中國環境科學青年科學家獎、第九屆中國環境科學青年科技獎等榮譽。

主持或參與全國生态功能區劃、廣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珠三角生态環境遙感調查與評估、廣東省濕地監測站建設标準、廣州市生态專項規劃等項目,推動了區域生态環境保護發展。

目前擔任中國生态學會區域生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分會委員、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專家委員、廣東省污染場地環境管理與修複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自然保護與生态修複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二、 基本信息                                                                  

學曆:博士                 專業:生态學           職稱教授

工作單位: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13423666257 (手機)

E-mail: ecoxiaorb@163.com

廣州大學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工學三号館      郵編:510006

社會兼職:中國生态學會區域生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專家委員,廣東省污染場地環境管理與修複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自然保護與生态修複專業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土壤修複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自然資源權益利用組組長,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安徽理工大學客座研究生導師

三、 工作經曆                                                                  

  • 2018/10 – 至今,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百人計劃”特聘教授

  • 2016/08 2018/10,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2011/07 2016/08,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低碳與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環境與土壤修複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2006/07 2011/07,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規劃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四、 教育經曆

  • 2003/09 2006/07,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 區域與城市生态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

  • 2000/09 2003/07,華中農業大學 園藝林學學院,碩士

  • 1996/09 2000/07,華中農業大學 園藝林學學院,學士

五、 研究領域                                                                  

  • 區域生态評價與規劃:參與開創全國生态功能區劃與技術導則制定,獲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北京、海南、甘肅、安徽等地區生态功能區劃,主持完成廣東省、珠三角生态環境十年遙感調查。在國内率先建立了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法體系,牽頭策劃和推動了珠三角綠道規劃。先後主持廣州、順德等低碳生态規劃超過20項,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城市生态規劃理論和方法。

  • 土壤污染治理與修複:主持廣東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廣東土十條、廣東土壤污染詳查、廣州污染場地環境管理辦法,開展全省污染場地環境風險篩選值、污染場地修複環境監理、驗收評估以及分類分級技術規程研究,構建和完善區域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和技術體系。重點研究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方法,農田污染土壤修複适宜技術開發、Cr污染土壤修複技術等。

  • 生态格局-過程及其生态環境效應:應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空間統計模型分析等技術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統結構和格局定量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城市生态系統結構和格局與典型過程和功能的定量關系。闡明城市、居住區、綠地、濕地等多元對象的碳排放特征,率先開發出我國城市規劃碳排放模型,并成功運用于廣州亞運城、北京CBD規劃建設等。

六、 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等科研課題20多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科技支撐課題4項、中央土壤專項資金3項、廣東省重大研究課題2項、環保部重點課題2項等。

  1.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020B1111370001,基于區塊鍊與大數據的城市土壤污染智能管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2021-012023-1250萬,在研,子課題負責人

  2. 廣東省農業廳項目,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别劃分邊界核實技術支撐項目,2020-012020-1290萬元,課題負責人

  3.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019B110207001,有色金屬礦冶區重金屬污染源頭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2019-012022-1270萬元,在研,課題負責人

  4. 廣東省生态環境廳重點課題,廣東省建立健全污染地塊治理修複及風險管控制度、技術規範、從業單位質量管理,2019-122021-6300萬,在研,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城市綠地碳源彙特征與管理調控研究(314707032015/01-2018/1291萬,在研,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居住區規劃碳足迹評估方法與實證研究(41201601)2012/01-2015/1225萬,結題,主持

  7. 廣東省應用型科技研發專項:地下水有機污染原位化學氧化與redox調控聯合修複技術研發與示範(2016B020240008),2016/01-2018/12300萬,主持

  8. 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土壤污染防治修複裝備研發能力建設,2017/01-2018/121200萬,主持

  9. 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廣東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2016/12-2020/122000萬,主持

  10. 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廣東省重點土壤污染地區環境調查與污染治理修複規劃,2016/08-2018/121300萬,主持

  11.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課題:準噶爾煤炭開采區及周邊脆弱生态系統退化治理技術研發與示範(2014BAC15B01),2014/01-2018/1260萬,課題負責人

  12.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城市熱環境模拟與評價關鍵技術開發及集成(2012BAC13B01),2012/01-2015/12256萬,課題負責人

  13.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社區低碳規劃設計與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2012BAC13B04),2012/01-2015/1280萬,課題負責人

  14.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碳排放交易支撐技術研究與示範(2012BAC20B00),2012/01-2015/1240萬,課題負責人

  15. 環保部重點項目:珠三角生态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遙感調查與評價,2012/01-2014/1280萬,主持

  16. 環保部重點項目:廣東省生态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遙感調查與評價,2012/01-2015/12590萬,主持

  17. 廣東省省低碳技術創新與示範重大科技專項:廣州海珠生态城低碳建設技術集成與示範(2012A010800011),2012/01-2014/12100萬,課題負責人

七、 承擔的規劃管理政策

參與開創全國生态功能區劃,承擔廣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标準10餘項,主持廣州、順德等低碳生态規劃超過20項,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

  1. 全國生态功能區劃,2011

  2. 廣東省濕地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2022

  3. 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聯動監管,2020

  4. 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複從業單位管理,2020

  5. 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複現場環境信息公開與标識指南,2020

  6. 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及效果評估報告技術審查要點,2020

  7. 廣東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方案,2018

  8. 廣東土壤污染防治條例,2017

  9. 廣東省污染場地環境風險篩選值,2017

  10. 廣東省污染場地修複環境監理,2017

  11. 廣東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6

  12. 廣州市工業污染場地環境管理辦法,2015

  13. 廣州市低碳社區标準與控制性詳細規劃,2012

  14. 廣州市生态專項規劃,2012

  15. 廣州市綠地系統規劃(2010-2020),2011

  16. 廣州市低碳城市規劃綱要,2011

  17. 廣州市主體功能區規劃(2008-2020),2008

八、 主持的生态修複項目

  1. 重慶廣陽島自然生态系統本底調查協作,202120萬元,在研,主持

  2. 廣東省建立健全污染地塊治理修複及風險管控制度、技術規範、從業單位質量管理項目2019299.6萬,在研,主持

  3. 東莞市土地再開發利用疑似污染地塊後督察服務項目2019435萬,在研,主持

  4. 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權益内涵及其工作體系研究,201945萬,結題,主持

  5. 東江流域對深圳水資源支撐及其環境協同管理對策研究,201950.89萬,結題,主持

  6. 廣東省土壤環境質量風險評價方法與試點研究201989萬,結題,主持

  7. 韶關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全過程技術支撐,2017180萬,結題,主持

  8. 粵北土壤環境污染修複技術研發、評估驗證與工程示範基地,20172700萬,在研,主持

  9. 東莞洪梅鎮固廢處理中心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及修複方案設計,2016280萬,結題,主持

  10. 廣鋼白鶴洞地塊污染土壤修複項目工程土建監理及環境監理,2016369萬,結題,主持

  11. 廣州市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管理辦法,201550萬,結題,主持

  12. 廣州市永達集團公司1号地部分地塊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2015295萬,結題,主持

  13. 廣州百花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地塊環境詳細調查與風險評估,2015180萬,結題,主持

  14. 廣州紅雲地塊環境詳細調查與風險評估,2014120萬,結題,主持

  15. 廣州油制氣廠地塊項目土壤風險詳細調查,2014280萬,結題,主持

  16. 韶關市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範區建設,2014120萬,結題,主持

九、 主要榮譽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環保部科學技術一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環境保護一等獎、國家優秀咨詢一等獎各1項,獲得國家、省級優秀規劃設計獎10餘項,中國環境科學首屆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 2016年度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排名1

  2. 國家生态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排名第1

  3. 第一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排名1

  4. 城市公園鳥類生态恢複關鍵技術集成及應用,2019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2

  5. 典型區域工業污染地塊風險監管與修複技術及應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1

  6. 2014年度中國環境科學第九屆青年科技獎(排名1

  7. 全國生态功能區劃,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7

  8. 全國生态功能區劃,2009 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7

  9. 珠三角工業污染地塊環境管理與修複技術及應用2017年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5

  10. 廣東省陸域生态環境遙感監測評估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2018年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1

  11. 華南地區生态環境演變遙感監測、評估與綜合調控,2017年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1

  12. 廣州市居住社區碳排放評估方法與模型研究,2016年度廣州市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3

  13. 廣州紅雲地塊環境調查與修複技術,2015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14. 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環境十年變化調查與評估,2015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15. 廣州市綠地系統規劃(2001-2020年)修編,2012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16. 廣州市生态專項規劃,2013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排名第3

  17. 遵義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2011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三等獎(排名第8

  18. 廣州市生态區劃政策指引與番禺片區生态廊道控制性規劃,2007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排名第3

十、 主要論文                                                                    

出版專著2譯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論文 20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49篇。

  1. 肖榮波,李智山,吳志峰,等.珠三角區域城市化過程及其生态環境效應.科學出版社,2017.

  2. 肖榮波,吳志峰,詹慶明,等(主譯).城市遙感:城市環境監測、集成與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蔡雲楠,肖榮波,艾勇軍,李曉晖.城市生态用地評價與規劃.科學出版社,2013.

  4. Meili Xu, Weijie Dai, Zilin Zhao, Jiatong Zheng, Fei Huang*, Chuang Mei, Shuting Huang, Chufan Liu, Peng Wang, Rongbo Xiao,*. Effect of rice straw biochar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Cd-contaminated soils: Cd availability,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Chemosphere, 2022. (SCI)

  5. Shuting Huang, Fei Huang*, Xiaojun Yang, Rongbo Xiao *, Yunze Wang, Meili Xu, Yuxuan Huang, Hangyuan Shi and Peng Wang.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Metal Content and Soil Particle Mass to Health Risk of Chromium-Contaminated So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 (SCI)

  6. Liu, Qianjun*; Chen, Zhaowei; Tang, Jiepeng; Luo, Jiayi; Huang, Fei; Wang, Peng; Xiao, Rongbo*. Cd and Pb immobilisation with iron oxide lignin composite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response in soi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02, 2021(SCI)

  7. Chufan Liu, Rongbo Xiao*, Fei Huang, Xiaojun Yang, Weijie Dai, Meili Xu.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health risks of edible amaranth under simultaneous stresses of lead from soils and atmosphere.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23, 2021.二區 IF:6.291(2020) (SCI).

  8. Weijie Dai, Meili Xu, Zilin Zhao, Jiatong Zheng, Fei Huang*, Heng Wang, Chufan Liu, Rongbo Xiao,*.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fication of mechanisms of Cd2+ adsorption by biochars derived from three different plant-based biomass.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4(5), 2021. (SCI)

  9. Heng Wang, Fei Huang*, Zi-Lin Zhao, Ren-Ren Wu, Wei-Xin Xu, Peng Wang, Rong-Bo Xiao *. High-efficiency removal capacities and quantitativ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Cd2þ by thermally modified biochar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feedstocks. Chemosphere. 272, 2021. (SCI)

  10. Zhang, Peng Wang, Rong-Bo Xiao *. Magnetic biochars have lower adsorption but higher separation effectiveness for Cd2þ from aqueous solution compared to nonmagnetic biocha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1, 275: 116485. (SCI)

  11. Huang, F., Zhang, L., Wu, R.R., Zhang, S.M., Xiao, R.B*. Adsorption behvior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Cd2+ adsorption mechanisms by magnetic and nonmagnetic biochars derived from chicken manur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17, 1602. (SCI)

  12. Huang, F., Gao, L.Y., Wu, R.R., Wang, H., Xiao, R.B*.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adsorption mechanisms for Cd2+ by silicon-rich biochar. Sci. Total Environ, 2020, 731, 139163. 二區 廣工為第一單位 被引25 IF7.963 (2020) (SCI)

  13. Chufan Liu, Rongbo Xiao*, Weijie Dai,  Fei Huang, Xiaojun Yang.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Amaranthus tricolor L. under soil and atmospheric stress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SCI)

  14. Huang, F., Li, K., Wu, R.R., Yan, Y.J., Xiao, R.B*. Insight into the Cd2+ biosorption by viable Bacillus cereus RC-1 immobilized on different biochars: roles of bacterial cell and biochar matrix. J. Clena. Prod. 2020, 272, 122743. (SCI)

  15. Quanfa Zhong, Qintie Lin⁎, Runlin Huang, Hengyi Fu, Xiaofeng Zhang, Haoyu Luo, Rongbo Xiao*.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using persulfate activated byN and Cu codoped biocha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380). 08. 24. (SCI)

  16. Sheng-xiang Yang, Bin Liao, Rong-bo Xiao*, Jin-tian Li*. Effects of Amendments o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Enzyme Activity and Nutrient Accumulation after Assisted Phytostabilization of an Extremely Acidic Metalliferous Mine Soil. Applied Sciences, 2019, 9, 1552.

  17. XIAO Rongbo*, Hongze Huang; Xiaonuo Li. Lime and Phosphate Amend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Uptake of Cd and Pb by Field-grown Rice. Sustainability, 2017, 9, 430. (SCI)

  18. X.N. Li, W.T. Jiao, XIAO Rongbo Chen, WP*Liu, W .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 Countermeasur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47: 485-496. (SCI)

  19. X.N. Li, XIAO Rongbo*, W.P. Che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Contaminated Sites in Guangzhou,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7, 9, 362. (SCI)

  20. X.N. Li, W.T. Jiao, XIAO Rongbo, Chen, WP,  Bai, YY*. Regional Variation of Public Perception on Industrial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6, 13(4):410. (SCI)

  21. Guanhua Guo, Xiaoqing Zhou, Zhifeng Wu*, XIAO Rongbo. Characterizing the impact of urban morphology heterogeneity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Guangzhou, China.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016, 84: 427–439. (SCI)

  22. X.N. Li, W.T. Jiao, XIAO Rongbo, Chen, WP*, Chang, AC. Soil pollution and site remediation policies in China: A review. Environ. Rev. 2015(23): 1–12. (SCI)

  23. Guanhua Guo, Zhifeng Wu*, XIAO Rongbo. Impacts of urban biophysical composition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urban heat island cluster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5,135: 1-10 .(SCI)

  24. XIAO Rongbo*, WENG Qihao.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Major Factors in Beijing, China.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 2008, 744: 451-461. (SCI)

  25. XIAO Rongbo*, OUYANG Zhiyun. Spatial Patterns of Impervious Surface and Its Impacts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Beij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 19: 250-256. (SCI)

  26. OUYANG Zhiyun, XIAO Rongbo*. Beijing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Resulting Impacts on Heat Island, In: Sun-Kee Hong, Nobukazu Nakagoshi, Bojie Fu (Eds), Landscape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Man-Influenced Areas: Linking Man and Nature Systems, 459-478.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27. 羅炳聖,林龍勇,鄧一榮*,肖榮波,韓存亮.幹旱區排土場重金屬污染評價及生态損害估算研究——以某煤礦排土場為例[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2,47(01):174-179.(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28. 李永潔,王鵬,肖榮波*.國土空間生态修複國際經驗借鑒與廣東省實施路徑[J].生态學報,2021,41(19):7637-7647.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29. 徐美麗, 陳永光, 肖榮波, 梅闖, 戴偉傑, 王鵬, 黃飛*. 生物炭對土壤有效态重金屬的作用機制進展. 環境工程, 2021: 1-12.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0. 高中原,肖榮波*,王鵬,鄧一榮,戴偉傑,劉楚藩.融合自然-人為因子改進回歸克裡格對土壤镉空間分布預測[J].環境科學,2021,42(01):343-352.DOI:10.13227/j.hjkx.202005139.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1. 修晨, 肖榮波*, 陳三雄, 張晖. 國内外主要灣區生态系統特征、修複理論與技術模式. 生态學報, 2020, 40(23): 8377-8391.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32. 劉楚藩, 肖榮波*, 黃飛, 戴偉傑, 高中原, 徐美麗, 溫小情. 土壤與大氣雙重脅迫下苋菜幼苗對鉛的累積與生理響應. 生态學報, 2020, 40(24): 9174-9183.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3. 莊長偉, 肖榮波*, 黃柳菁, 羅造, 曹興興. 廣州市中心城區不同綠地類型植物種類構成差異研究.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20, 45(09): 152-155.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34. 高中原, 肖榮波*, 王鵬, 鄧一榮, 戴偉傑, 劉楚藩. 融合自然-人為因子改進回歸克裡格對土壤镉空間分布預測. 環境科學, 2021, 42(01): 343-352.

  35. 溫小情, 林親鐵*, 肖榮波, 黃潤林, 陳怡君, 李曉燕, 王玉鵬, 劉楚藩. 鎂基膨潤土和水泥對砷鉛複合污染土壤的鈍化效能與機理研究. 環境科學學報, 2020, 40(09): 3397-3404.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6. 程帥龍, 林親鐵*, 肖榮波, 羅昊昱, 傅恒奕. 銅基生物炭活化過硫酸鈉處理廢水中EDTA-Cu.環境工程學報, 2020, 14(12): 3298-3307.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7. 尹光彩*, 陶琳, 宋小旺, 閉璐琳, 肖榮波, 林親鐵, 劉千鈞, 姚琨. 不同原料生物炭的改性及其吸附/鈍化Cd()效果. 土壤通報, 2020, 51(03): 748-756.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8. 楊子鵬, 肖榮波*, 陳玉萍, . 華南地區典型燃煤電廠周邊土壤重金屬分布、風險評估及來源分析.生态學報, 2020(14): 1-13.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39. 鄧一榮, 陸海建, 董敏剛, 程洲, 莊長偉, 肖榮波*. 粵港澳大灣區典型化工場地苯系物污染特征及遷移規律. 環境科學, 2019, 40(12): 5615-5622. (廣工第四署名單位)

  40. 鄧一榮, 陸海建, 董敏剛, 程洲, 莊長偉, 肖榮波*, 鐘音, 彭平安. 粵港澳大灣區典型化工場地苯系物污染特征及遷移規律, 環境科學, 2019, 40(12): 5615-5662. (廣工第四署名單位)

  41. 常春英, 董敏剛, 鄧一榮*, 肖榮波*, 劉麗麗. 粵港澳大灣區污染場地土壤風險管控制度體系建設與思考, 環境科學, 2019, 4012: 5570-5580.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42. 曾元武, 肖榮波,徐曉錦,郭洪旭,修晨,尹光彩,何夢婷,孫偉傑,周玉,宋榕潮,張婷,李沐柳,葉晨,陳炫楷. 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權益内涵及其工作體系研究. 廣東省,廣東省土地調查規劃院,2019-12-09.(廣工未挂名)科技成果,非論文

  43. 李洪偉,鄧一榮*,肖榮波,陸海建.固化穩定化技術修複汞污染土壤的中試試驗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9,41(10):1156-1159.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19.10.005. (廣工未挂名)

  44. 郭洪旭,肖榮波,李曉晖,梁颢嚴,周健.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碳排放評估[J].城市規劃,2019,43(09):86-94.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45. 鄧一榮,劉麗麗,李韋钰,楊子鵬,肖榮波,彭平安.基于健康風險評估的棕地再開發利用控規優化研究[J].生态經濟,2019,35(08):223-229. (廣工第四署名單位)

  46. 趙慧, 何博, 王鐵宇* , 孟晶, 肖榮波* , 劉勝然, 周雲橋, 史斌。我國南方典型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及源彙關系分析, 環境科學學報, 2019, 397: 2231-2239.(廣工第三署名單位)

  47. 張曉峰,林親鐵*,羅昊昱,黃淑婷,傅恒奕,肖榮波.海膽狀钴銅雙金屬活化過硫酸鈉降解土壤中六氯聯苯[J].環境科學學報,2019,39(05):1633-1638.DOI:10.13671/j.hjkxxb.2019.0039.(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48. 劉勝然,王鐵宇,湯潔,孟晶,何博,趙慧,肖榮波.典型城市單元的土壤重金屬溯源方法與實證研究[J].生态學報,2019,39(04):1278-1289. (廣工第四署名單位)

  49. 何博,趙慧,王鐵宇,孟晶,肖榮波*,劉勝然,周雲橋,史斌.典型城市化區域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空間特征與風險評價[J].環境科學,2019,40(06):2869-2876.DOI:10.13227/j.hjkx.201810057. (廣工第三署名單位)

  50. 王剛*,張秋平,肖榮波,管東生.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及海拔對城市熱島的影響[J].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1(01):82-90.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51. 江海燕*, 肖榮波*, 梁颢嚴, 姚江春, 李智山. 城鄉開放空間系統協同型規劃方法與實踐-以佛山市南海區為例, 城市規劃, 2018, 42(08):44-50.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52. 林親鐵, 肖榮波,劉千鈞,韓存亮,鄧一榮,鵬遠鋒,姚曉聲,何忠坤. 重金屬與有機物複合污染場地修複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 廣東省,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03-13.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53. 吳儉,鄧一榮*,林彰文,肖榮波,蘇嘉韻.廣州市污染場地環境管理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8,43(12):6-9.(廣工無署名)

  54. 常春英,吳儉,鄧一榮,肖榮波*,李芳柏,魏旭.中國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思路與探索——以廣東省為例[J].生态環境學報,2018,27(11):2170-2178.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18.11.26.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55. 饒欣,肖榮波*,徐志偉.城市濕地N_2O排放通量特征研究——以廣州市海珠湖濕地為例[J].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報,2018,35(06):90-94.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56. 王剛,張秋平,肖榮波,管東生.秋冬季節廣州城市綠地對熱島效應的調控作用差異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7(05):38-48.DOI:10.13471/j.cnki.acta.snus.2018.05.005. (廣工第一署名單位)

  57. 林挺,肖榮波,羅飛. 污染場地蒸氣入侵風險評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C]//.《環境工程》2018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2018:279-284. (廣工無署名)《環境工程》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

  58. 修晨,謝琳,肖榮波.廣州海珠濕地20152016年水質時空變化特征及保護策略[J].廣東化工,2018,45(15):176-178. (廣工無署名)

  59. 吳軍, 肖榮波. 城市棕地再開發的環境風險與規劃管控研究. 廣東省,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2018-06-01.科技成果

  60. 吳亞華,郭麗,陳敏,肖榮波.幹濕交替對城市綠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響[J].廣東化工,2018,45(10):70-72. (廣工第二署名單位)

  61. 鄧一榮,趙璐,蘇雅玲*,鐘音,彭平安,肖榮波.TiO_2納米管對水源水中MC-LR的光催化降解[J].中國環境科學,2018,38(07):2498-2504.DOI: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80515.007. (廣工無署名)

  62. 吳儉,鄧一榮,肖榮波,譚海劍.當前我國污染地塊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8,30(03):1-3.DOI:10.19501/j.cnki.1006-2009.20180513.007. (廣工無署名)

  63. 韓存亮,黃澤宏,肖榮波,鄧一榮,餘曉華.粵北某礦區周邊镉鋅污染稻田土壤田間植物修複研究[J].生态環境學報,2018,27(01):158-165.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18.01.022. (廣工無署名)

  64. 韓存亮,肖榮波,羅炳聖,鄧一榮,楊子鵬.土壤重金屬污染源解析主要方法及其應用[J].廣東化工,2017,44(23):85-87+95. (廣工第二署名)

  65. 黃柳菁,林欣,劉興诏,莊長偉,肖榮波.廣東不同林齡喬木生物量及物種多樣性與葉面積指數的關系[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7,37(06):91-98. (廣工無署名)

  66. 劉琳,劉京,肖榮波,李智山.城市局地氣候的可視化評估及分析[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7,49(08):109-115. (廣工第一署名)

  67. 吳志峰, 肖榮波. 珠三角城市生态空間研究. 城市觀察, 2017(03): 16-18.

  68. 黃柳菁, 張穎, 鄧一榮, 林麗麗, 劉興诏, 肖榮波*. 城市綠地的碳足迹核算和評估——以廣州市為例.林業資源管理, 2017(02): 65-73.

  69. 王剛,張秋平,鄭海金,楊潔,肖榮波.1987–2013年江西省水土流失趨勢及其社會經濟驅動力分析[J].生态科學,2017,36(03):115-120.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17.03.016. (廣工第一署名)

  70. 王慧, 江海燕, 肖榮波*. 城市棕地環境修複與再開發規劃的國際經驗. 規劃師, 2017, 33(03): 19-24.

  71. 水滔滔,劉京,肖榮波,李智山,駱菲菲,周健.底部架空住區風環境風洞試驗研究[J].建築科學,2017,33(02):20-26.DOI:10.13614/j.cnki.11-1962/tu.2017.02.04. (廣工無署名)

  72. 王剛,張秋平,肖榮波,管東生.城市綠地對熱島效應的調控功能研究——以廣州為例[J].生态科學,2017,36(01):170-176.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17.01.024.(廣工第一署名)

  73. 呂明超,肖榮波,徐夢劼,董敏剛,鄧一榮,宋靜,林龍勇,韓存亮.土壤重()金屬消解方法的研究進展[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7,29(01):6-10.DOI:10.19501/j.cnki.1006-2009.20170103.009. (廣工無署名)

  74. 劉琳,劉京,肖榮波,李智山,饒峻荃,陳昕.控規階段的城區熱環境評估分析軟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7,49(02):92-97.(廣工無署名)

  75. 梁颢嚴, 肖榮波*, 孟慶林. 城市開敞空間熱環境調控規劃方法研究——以廣東南海為例. 中國園林, 2016, 32(12): 86-91.

  76. 吳亞華, 肖榮波*, 王剛. 城市綠地土壤呼吸速率的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子. 生态學報, 2016, 36(22): 7462-7471.

  77. 常春英, 肖榮波*, 章生健. 城市工業企業搬遷遺留污染場地再開發環境管理問題與思考. 生态經濟, 2016, 32(08): 191-195.

  78. 常春英, 肖榮波*, 林親鐵. 珠三角地區土壤氧化物對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報, 2016, 33(04): 84-88+94.

  79. 孫鐵鋼, 肖榮波, 蔡雲楠, 王耀武, 吳昌廣*. 城市熱環境定量評價技術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 應用生态學報, 2016, 27(08): 2717-2728.

  80. 梁健超, 丁志鋒, 肖榮波, 鄒潔建. 胡慧建*. 基于物種運動路徑識别的動物通道選址——以武深高速為例. 生态學報, 2016, 36(24): 8145-8153.

  81. 徐志偉, 肖榮波*, 鄧一榮.廣州海珠湖城市濕地CO2通量特征.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16, 22(01): 13-19.

  82. 鄧一榮, 肖榮波*, 周健. 低碳生态社區的改造思路與重點改造領域——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七研究所社區為例.規劃師, 2015, 31(S2): 147-151.

  83. 鄧一榮, 林挺, 肖榮波*. EKR-PRB耦合技術在污染場地修複中的應用研究進展.環境工程, 2015, 33(10): 152-157.

  84. 黃柳菁, 肖榮波*, 李智山. ArcGIS支持下的廣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規劃. 中國園林, 2014, 30(10): 98-101.

  85. 鄧一榮,肖榮波*,李義純. ABR/MBR/納濾工藝處理城市垃圾滲濾液. 中國給水排水, 2014, 30(02): 58-61.

  86. 周健, 肖榮波*, 莊長偉. 城市森林碳彙及其核算方法研究進展. 生态學雜志, 2013, 32(12): 3368-3377.

  87. 周健, 肖榮波*,莊長偉.城市森林碳彙及其抵消能源碳排放效果——以廣州為例.生态學報,2013,33(18): 5865-5873.

  88. 劉乙敏, 李義純, 肖榮波*. 西方國家工業污染場地管理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借鑒. 生态環境學報, 2013, 22(08): 1438-1443.

  89. 周健, 肖榮波*, 孫翔. 住區形态變遷與居民通勤能源消費的關系. 應用生态學報, 2013, 24(07): 1977-1984.

  90. 肖榮波, 蔡雲楠, 吳婕, 代欣召. 基于生态問題導向下的廣州亞運城社區低碳生态規劃. 現代城市研究, 2010, 25(12): 16-23.

  91. 聶婷, 肖榮波*, 王國恩, 劉雲亞. 基于Logistic回歸的CA模型改進方法——以廣州市為例. 地理研究, 2010, 29(10): 1909-1919.

  92. 梁颢嚴, 肖榮波*, 廖遠濤. 基于服務能力的公園綠地空間分布合理性評價. 中國園林, 2010, 26(09): 15-19.

  93. 代欣召, 肖榮波*, 劉雲亞. 城鄉規劃與規劃環評一體化實施機制思考.規劃師, 2010, 26(08): 82-86.

  94. 江海燕, 肖榮波*, 周春山. 廣州中心城區公園綠地消費的社會分異特征及供給對策. 規劃師, 2010, 26(02): 66-72.

  95. 肖榮波, 王國恩, 艾勇軍. 宜居城市目标下廣州綠地系統規劃探索. 城市規劃, 2009, 33(S2): 64-68.

  96. 肖榮波, 歐陽志雲*, 蔡雲楠. 基于亞像元估測的城市硬化地表景觀格局分析. 生态學報, 2007(08): 3189-3197.

  97. 肖榮波, 歐陽志雲, 李偉峰. 城市熱島時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氣象科學, 2007(02): 230-236.

  98. 肖榮波, 歐陽志雲*, 李偉峰. 城市熱島的生态環境效應. 生态學報, 2005(08): 2055-2060.

  99. 肖榮波, 歐陽志雲*, 王效科. 中國西南地區石漠化敏感性評價及其空間分析. 生态學雜志, 2005(05): 551-554.

  100. 肖榮波, 周志翔*, 王鵬程. 3S技術在城市綠地生态研究中的應用. 生态學雜志, 2004(06): 71-76.

  101. 肖榮波, 歐陽志雲*, 韓藝師. 海南島生态安全評價. 自然資源學報, 2004(06): 769-775.

 

上一頁:劉垚

下一頁:肖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