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師資隊伍 > 正文

林瀚坤

2024-03-12 作者: 浏覽數:


林瀚坤



學科:建築學

學位:博士

職稱:助理研究員

E-Mail: hklin@gdut.edu.cn



一、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綠色建築相關理論研究與設計實踐工作。關注立體綠化、低碳建築、建築與城市熱環境、傳統建築綠色生态發展、兒童友好環境等相關研究方向。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等研究項目。近年以一作或通信作者在國内外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若幹篇。獲WELL AP(國際健康建築認證師)、Active House AP(國際主動式建築認證師)認證資格。


知網認證主頁:https://kns.cnki.net/kcms2/author/detail?v=UeijT_GnegDNazcfeAe7JvrFkPxPkWkY-wVdT9zEN70ZuLz2KfcWePe50htVexMQVEOkpr1tgjz6OKgre7L0HnDzyzqBgPB2rNhphXQ9J2Y=&uniplatform=NZKPT


ResearchGate主頁: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kun-Lin


二、教育經曆

2014.9 - 2020.6,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2017.2 - 2018.8,聯合培養博士(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CSC),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學院

2009.9 - 2012.6,碩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2004.9 - 2009.6,學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設學院


三、實踐經曆

研究顧問,東意建築事務所

研究顧問,CAS育兒環境研究中心(廣東省采購與供應鍊協會)

智庫專家,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四、主持研究項目

1. 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23A1515010074,高密度城市建築立體綠化的強風風險評估與應對方法研究——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2023-01至2025-12.

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23YJC760069,基于低碳與健康視角的嶺南傳統人居環境營建智慧傳承研究,2023-06至2026-05.

3. 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2021ZB04,應對台風的粵港澳大灣區立體綠化植栽空間風環境研究,2021-01至2022-12.

4. 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2097124073702,基于小庫設計雲平台的建築智能設計師資培訓項目,2023.1至2024.12.

5. 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 WGKM2023056,基于數字化設計平台的《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課程創新與實踐研究,2023.1至2024.12.


五、發表論文

期刊論文(科研類):

1. Hankun Lin, Hong Ni, Yiqiang Xiao, Xuemei Zhu*. Couple simulations with CFD and ladybug + honeybee tools for green façade optimizing the thermal comfort in a transitional space in hot-humid climate[J].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3, 22(3): 1317-1342. SCI, AHCI索引

2. Hankun Lin, Shi Yin, Chao Xie, Yaoguang Lin*. Research-integrated Pedagogy with Climate-Responsive Strategies: Vernacular Building Renovation Design[J]. Buildings. 2022, 12(9):1294. SCI索引

3. Hankun Lin, Yiqiang Xiao, Florian Musso, & Yao Lu. Green Façade Effects on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ransitional Space: Field Measurement Studies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Sustainability, 2019,11(20), 5691. (SCI索引

4. 林瀚坤, 肖毅強, 朱雪梅*. 濕熱地區外遮陽構件風熱調節作用實測與CFD模拟研究[J]. 建築科學, 2023,39(08):10-18. CSCD,北大核心索引

5. 楊焰文,雷傑,方永紅,肖毅強,林瀚坤*.濕熱地區裝配式綠牆熱環境調節作用實測研究[J].建築科學,2023,39(08):51-61. CSCD,北大核心索引

6. 肖毅強, 古亞甯, 林瀚坤, 黃頌誼*. 台風災害下城市受損樹木的空間分布特征——以廣州為例. 風景園林, 2020, 27(10):112-117. (CSCD索引

7. 林瀚坤,肖毅強*.綠化表皮對過渡空間的熱環境影響實測研究.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20,35(05):69-76. (CSCD索引

8. 林瀚坤,肖毅強*.濕熱地區高密度街區綠化熱環境調節作用研究[J].建築節能(中英文),2023,51(07):131-138. CSTPCD索引

9. 肖毅強,林瀚坤,惠星宇.廣府地區傳統村落的氣候适應性空間系統研究[J].南方建築,2018(05):62-69. CSCD索引

10. 林瀚坤,肖毅強*.基于再生設計的高密度都市區綠色策略研究.住區,2020,03:35-45.


期刊論文(設計項目類):

1. 林瀚坤,鄒豔婷,肖毅志,肖毅強*.打開風景——九寨溝縣啟航幼兒園設計[J].新建築,2023(01):44-47.

2. 鄒豔婷,林瀚坤,肖毅強*.田埂上的樂園——集賢幼兒園設計[J].建築學報,2017(09):46-47.

3. 鄒豔婷,林瀚坤,肖毅強*.鄉村幼兒園建設問題與設計策略思考——以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唐家集賢幼兒園為例[J].城市建築,2018(07):42-46.

4. 林瀚坤. Francis Kéré的西非建築實踐——從氣候、材料、光線與人的四個層面閱讀[J].建築技藝,2017(05):12-15.

5. 肖毅強, 林健成, 林瀚坤*. 基于熱環境舒适的濕熱地區高密度城市教育空間設計研究——以深圳新洲小學為例. 當代建築, 2021(09):44-47.

6. 肖毅強,方翔鋒,呂瑤*, 林瀚坤. 濕熱地區小學建築立面可自然通風降噪構件設計研究——以深圳新洲小學為例[J].建築技藝,2021(S1):57-60.

會議論文:

1. Hankun Lin, Songyi Huang, Yaning Gu, Zheng Chen, Yao Lu, Shi Yin, Haixiang Jin, Wentong Wu, & Yiqiang Xiao*. Risks Assessments of Trees and Urban Spaces under Attacks of Typhoons: A Survey and Statistical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Environment Science, 2020,588, 032055. (EI索引

2. Hankun Lin, Yiqiang Xiao, & Florian Musso. Shading Effect and Heat Reflection Performance of Green Façade in Hot Humid Climate Area: Measurements of a Residential Project in Guangzhou, China.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Environment Science, 2018, 146, 012006. (EI索引

3. Yiqiang Xiao, Xiangfeng Fang, Yao Lu, Hankun Lin. Research on Facade Components Design of Primary School Buildings in the humid tropics Based on Nois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Natural Ventilation—Take Shenzhen Xinzhou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1, 768(1):012073. (EI索引

4. 林瀚坤,曾薇,梁思镘等. 氣候應對式設計教學:以濕熱地區傳統城市住宅更新設計為例[C]//全國高等學校建築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築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建築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數智賦能:2022全國建築院系建築數字技術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讨會論文集.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2:6.

5. 肖毅強, 林健成, 呂瑤, 林瀚坤. 基于節能與熱舒适關聯的濕熱地區高密度城市小學氣候空間設計研究——以深圳新洲小學為例. 智築未來: 2021全國建築院系建築數字技術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讨會論文集. 347-353.

6. 肖毅強,梁妮,林瀚坤. 廣州市街區綠化廊架夏季熱環境調節作用研究[C]//同濟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風景園林與小氣候——中國第二屆風景園林與小氣候國際研讨會論文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0:6.

7. 劉思威,呂瑤,林瀚坤,肖毅強. 基于綠色性能的濕熱地區建築複合表皮多目标優化方法研究[C]//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育指導分委員會建築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共享·協同——2019全國建築院系建築數字技術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讨會論文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9:8.


六、獲得專利

1. 一種整合垂直綠化的建築雙層表皮系統,ZL 2021 2 0473213.1,實用新型專利,2021.3

2. 一種建築立面攀援植物遮陽系統,ZL 2021 2 0724075.1. 實用新型專利,2021.4

3. 一種植物與建物共生型的榕屬喬木植栽景觀裝置,ZL 2021 2 0242821.1. 實用新型專利,2021.1


七、參與編制的規範導則

1. 參與編制行業規範台風地區城市行道樹種植管理技術規程

2. 參與編制企業标準《廣州市街道樹木植栽安全設計指引》

3. 參與編制行業指引《廣州市公園适兒化改造指引(試行)》(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

4. 參與編制團體标準《育兒環境設計建設導則(T/GPSA 001—2022)》(廣東省采購與供應鍊協會)


八、獲得獎勵

2023年,作為項目參與人,WA世界建築獎的社會公平類建築入圍名單,參與項目為四川省九寨溝啟航幼兒園;

2023年,作為指導老師,獲台達杯三等獎,參與項目為“零碳設計項目:廣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館”。

2022年,獲Active House Award(主動式建築獎)中國區競賽的職業組二等獎,參與項目為四川省烏斯河幼兒園。

2021年,作為指導老師,獲Active House Award(主動式建築獎)中國區競賽的學生組入圍獎,參與項目為嶺南傳統竹筒屋改造

2021年,作為項目參與人,獲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參與項目為廣州市從化區圖書館二期工程

2020年,獲Active House Award(主動式建築獎)中國區競賽的職業組“最佳可持續獎”,參與項目為深圳福田區新洲小學

2014年,作為項目參與人,獲廣州市綠色建築優秀設計獎二等獎(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參與項目為廣東省從化市圖書館新館


九、參加會議與社會活動

2023年,作主旨報告“基于氣候适應性的城市與建築綠化風熱環境調節作用與設計研究“,參與“雙碳語境下綠色建築的發展路徑”研讨會(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

2023年,作主旨報告“走向近零碳城市未來的綠色建築營建“,參與2023年可持續建築環境亞太地區會議,“近零碳城市規劃、設計與工具“主題分會。

2021年,參加2021年全國建築院系建築數字技術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讨會,并作主題彙報。

2021年,作為執行策展人,參與了于中國設計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杭州)與廣州美術學院(廣州)巡展,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中德建築文化交流中心(CDAA)、及歌德學院等共同主辦的“新的不确定性:當代德國建築展”

2020年,參加世界可持續建築環境會議(World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Conference: Beyond 2020),并作線上主題彙報。

2020年,參加第35屆被動與低能耗建築國際會議(Passive and Low Energy Architecture,PLEA 2020),并作線上主題彙報

2019年,作為組委會成員,組織“都市再生與可持續設計研讨會”(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學院,香港大學)。

2019年,參加第5屆城市熱島應對國際會議(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ntermeasures to Urban Heat Islands, ICUHI),并作主題彙報

2018年,參加第34屆被動與低能耗建築國際會議(Passive and Low Energy Architecture,PLEA 2018),并作主題彙報


上一頁:張家睿

下一頁: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