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師資隊伍 > 正文

範建紅

2019-05-23 作者: 浏覽數:

範建紅   FAN JIANHONG  博士  教授


所屬學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導師類别:碩士生導師            

科研方向:城鄉發展與規劃、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鄉村治理、鄉村數字化

聯系方式:fanjh7576@yeah.net

個人簡述: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緻力于城鄉發展與規劃、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鄉村治理、鄉村數字化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特色創新類項目、自然資源部城市國土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項目等縱向項目20餘項。在地理科學、建築學報、中國園林、城市發展研究、城市問題、現代城市研究、工業建築、熱帶地理、世界地理研究等國内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以第一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第十七屆、第十六屆、第十五屆和第十四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分别獲省特等獎、省一等獎和省三等獎并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号。

 

教育背景:

2018.8——2019.7   英國伯明翰大學地理、地球和環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

2004.9——2007.7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博士

1999.9——2002.7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碩士

1995.9——1999.7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本科  

 

工作經曆:

2022.07——至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城市規劃系,教授

2013.12——2021.12,太阳成集团tyc234cc城市規劃系,副教授

2007.06——2013.11,太阳成集团tyc234cc城市規劃系,講師


學術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計劃通訊評議專家

廣東省城鄉規劃行業專家庫專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美國地理學會會員(AAG)

 

科研項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 數字化轉型對鄉村生計韌性的影響機理及提升路徑研究(23YJAZH028),2024-2026/12,主持。

2.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鄉村韌性的影響、機理及調控研究:以廣東為例(2024A1515011291),2024/01-2026/12,主持

3.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面向公共健康危害的廣州社區韌性評估及調控機制研究(GD20CGL61),2021/01-2022/12,主持。

4.自然資源部城市國土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項目. 基于功能連接與協同視角的鄉村生态空間優化重構研究(KF-2019-04-072),2020/01-2021/07,主持。

5.廣東省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專項資金項目. 新農村建設中廣東鄉村文化遺産旅遊開發及扶貧研究(2015A020219007),2016-2018,主持。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城市蔓延與鄉村景觀生态安全互動機制研究:以廣州為例 (41301175),2014-2016,主持。

7.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特色創新類項目. 城市蔓延背景下的鄉村聚落景觀破碎化特征及保護研究:以廣州為例(2014WTSCX030),2015-2016,主持。

8.嶺南鄉村景觀規劃研究所. 校内團隊培育基金(2019SKYJS007),2020/01-2022/12,,主持。

9.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特色專業項目. 城鄉規劃學(粵教高函[2018]179号),2019-2022,主持。

10.農業部華南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農業文化遺産視角下珠三角桑基魚塘價值評價與數字化保護研究(014),2018-2019,主持。

11.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基于遙感影像的城市蔓延與鄉村景觀生态安全互動機制研究:以廣州為例(2013KB16),2013-2015,主持。

12.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 面向城中村改造的廣州外來低收入人群保障住房規劃政策研究(wym11049),2011-2013,主持。

13.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珠江三角洲鄉村景觀空間演變及重構研究(2008KB15),2008-2010,主持。

14.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規劃項目. 城鄉統籌下的新型農民培養模式與創新機制研究(2010tjk088),2010-2012,主持。


主要論文:

1.範建紅,梁肇宏,羅斯瑤. “三生”功能視角下鄉村景觀時空演變及影響機制研究——以順德杏壇北七鄉為例[J]. 工業建築, 2022, 52(5): 24-33.

2.範建紅,梁肇宏,Steven B Emery.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鄉村景觀研究的脈絡走向及啟示[J]. 地理科學,2020,40(4):590-598.

3.範建紅,梁肇宏,趙亞博,金利霞. 資本、權利與空間:日本社區營造的經驗與啟示[J]. 城市發展研究,2020,27(1):102-109.

4.吳文菲,範建紅. 日常景觀的價值及其評價方法[J]. 廣東園林,2023,45(5):22-25.

5.張曉祿,範建紅,蔡雲楠.荒野景觀再野化發展及其對我國國家公園建設的啟示.國家公園(中英文),2023,1(3):201-212.

6.Jianhong Fan, You Mo, Yunnan Cai, Yabo Zhao, Dongchen Su.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resilience in rural China——taking Licheng subdistrict, Guangzhou as an examp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 5827.

7.Yabo Zhao, Shifa Ma, Jianhong Fan, Yunnan Cai.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on carbon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Pearl River Del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 1-19.

8.梁肇宏,範建紅,雷汝林. 基于空間生産的鄉村“三生空間”演變及重構策略研究——以順德杏壇北七鄉為例[J]. 現代城市研究,2020,35(7):17-24.

9.範建紅,劉雅熙,朱雪梅. 歐洲荒野景觀再野化的發展與啟示[J]. 中國園林,2019,35(12):106-110.

10.範建紅,莫悠. 基于田園綜合體的鄉村景觀保護規劃——以廣州市龍洞村為例[J]. 工業建築,2019,49(1):189-194.

11.範建紅,莫悠,莫文懿. 人本主義視角下傳統街區活力調查與提升策略研究:以廣州龍導尾街區為例[J].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8(1):33-39.

12.範建紅,莫悠,朱雪梅. 時空壓縮視角下城市蔓延特征及治理述評[J]. 城市發展研究,2018,25(10):118-124.

13.範建紅,莫悠,謝滌湘. 資本循環視角下的城鄉轉型思考[J]. 熱帶地理,2018,38(5);699-706.

14.範建紅,魏成,謝滌湘. 空間剝奪視角下的鄉村貧困研究述評[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1):121-128.

15.範建紅,張俊傑,謝滌湘. OBE理念下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模式探讨[J]. 高等建築教育,2018,27(5):94-98.

16.範建紅,劉雅熙. 公共行政視角下蘭斯塔德區域規劃及啟示[J]. 城市觀察,2018,53(1):124-132.

17.範建紅,朱雪梅,謝滌湘. 基于開放式教學的景觀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探讨——以挪威卑爾根建築學院為借鑒[J]. 美術教育研究,2018,1:111-115.

18.範建紅,朱雪梅,謝滌湘. 城市蔓延背景下的鄉村景觀生态安全影響研究[J]. 城市發展研究,2016,23(11):11-16.

19.範建紅,朱雪梅,雷汝林. 嶺南客家聚落:演進、分異及融合研究[J]. 中外建築,2016,8:74-77.

20.Jianhong Fan, Xuemei Zhu. Cultivation Model of New Farmers under the Urban Rural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6,8(2):68-74.

21.Jianhong Fan, Xuemei Zhu, Junjie Zhang.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Waterfront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Renewal:A Study Case of Reconstruction of Donghaochong River in Guangzhou City[J].Open Journal of Ecology,2016,6:461-470.

22.範建紅,蔡克光. 美國城市蔓延治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基于土地制度的視角[J]. 城市問題,2014,(10):78-83.

23.範建紅,陳烈. “減負發展型”縣域可持續發展規劃探析[J]. 生态經濟,2014,30(5):14-17.

24.範建紅. 公共政策導向下的城市濱水區再利用——以巴塞羅那為例[J]. 中外建築,2014,6:57-59.

25.範建紅,葛潤南.從巴塞羅那模式談文化政策與城市更新[J].工業建築,2013,43(8):48-51.

26.範建紅.基于創意産業的工業建築遺産保護與複興[J].工業建築,2012,42(10):21-24.

27.Jianhong Fan,Xuemei Zhu,Lingling Wu.The Study Of Urban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2012,6(2),232-237.

28.範建紅,倪紅.廣州小洲村聚落景觀的有機演變及特征[J].建築學報,2012, 7:177-181.

29.範建紅. 嶺南傳統園林景觀發展思路探讨:以廣州琶洲塔公園為例[J]. 廣東園林,2012,34(1):25-31.

30.範建紅.競争-共生:嶺南傳統聚落景觀發展路徑研究[J].南方建築,2011,3:33-35.

31.範建紅.秉承曆史特色,打造生态文化名園——佛山梁園改造性規劃設計後記[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6(2):33-36.

32.範建紅.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觀建築學發展思考[J]. 高等建築教育,2010,19(1):21-24.

33. 範建紅,陳烈,寇軍.鄉村景觀空間演變的文化解讀——以珠江三角洲為例[J]. 建築學報,2009,10:83-85.

34.範建紅,魏成,李松志. 鄉村景觀的概念内涵與發展研究[J].熱帶地理,2009,29(3):285-289.

35.範建紅.廣東省海豐縣區域發展與城市定位研究[J]. 特區經濟,2009,9:28-30.

36.範建紅,李松志.廣東省海豐縣專業鎮經濟發展及問題研究[J]. 工業技術經濟,2009,28(9):26-29.

37.範建紅,金利霞,金丹華.經濟發達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态環境的影響——以佛山市南海區為例,熱帶地理,2008,1:58-62.

 

 

教學活動:

主講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生态與環境保護、景觀設計、風景區規劃設計、鄉村治理與規劃

 

上一頁:周祥

下一頁: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