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師資隊伍 > 正文

劉旭紅

2018-01-09 作者: 浏覽數:

導師介紹:劉旭紅LIUXUHONG 教授

導師類别:碩士生導師

科研方向:建築教育研究、建築設計及其理論、村落文化研究

聯系方式:xuhong_liu@126.com

碩士招生學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個人簡述:

劉旭紅 教授 碩士生導師,現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紀委委員、建築系黨支部書記、建築系主任; 2021年廣東省教學名師獎,2018首批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太阳成集团tyc234cc藝術與建築學學術分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從事居住建築、公共建築設計,傳統村落與地域建築文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省教育廳社科項目、省級一流課程、省級課程思政課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等課題20餘項。主持開發的《校園建築設計》學習網站多媒體課件,獲第十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二等獎,在廣東省高等學校優質教學資源作品評選中獲一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發表論文40餘篇,申請知識産權9項。

    近年來對粵北民族傳統村落風貌規劃、建築保護、景觀設計等方面内容開展跟蹤研究,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粵北壯族傳統村落風貌保護與文化傳承研究(21BMZ090)。

學術兼職: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太阳成集团tyc234cc藝術與建築學部學術分委員會委員,第四學位分委員會委員,财政部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廣州市公共資源評标專家,廣東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廣東省綜合評标專家。

 

主要獲獎成果、榮譽:

1. 廣東省教學名師獎2021,太阳成集团tyc234cc首批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2018.

2. 《校園建築設計》課程的在線多元混合教學實踐,獲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實踐推進研究優秀成果, 2020 .07 排名第一

3.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疫情階段在線教學優秀案例一等獎;2020.04排名第一

4.内外融通、關聯協同:面向複雜設計問題的建築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20.03,排名第一

5.面向複雜建築設計問題的建築學創新人才“内外融通”培養模式探索, 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十一屆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05排名第一

6. 大數據時代建築設計教學信息化平台構建與創新應用,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九屆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6.12 排名第一  

7.2015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公建類)二等獎2015.07排名第一、

8. 第七屆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2014.06排名第三

9. 第十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高等教育組二等獎 2012.12,排名第一

10.廣東省高等學校優質教學資源一等獎2012.12排名第一

11.廣東省教育廳“151工程”項目優秀項目三等獎2008.01排名第一

12.廣東省計算機教育軟件多媒體課件三等獎(1/3)2012.12排名第一

13.第六屆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學成果二等獎(1/5)2008.11. 排名第一

14.太阳成集团tyc234cc高教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5)2010.11排名第一

13.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學優秀一等獎5次(2019、2014、2010、2008、2006)二等獎3次14.2005-2017年連續獲得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号,

指導 第八屆“挑戰杯”太阳成集团tyc234cc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一等獎、三等獎,2018.11

15.指導建築學專業畢業設計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畢業設計創新獎(2013、2016),

16.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優秀教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優秀班主任2次,優秀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獎勵。

 

主持科研項目

        (1) 202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粵北壯族傳統村落風貌保護與文化傳承研究2021, 在研,主持

        (2) 2021年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一流課程建設為目标的BIM師資團隊建設,2021.主持

(3) 2018 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清遠連山壯族村落景觀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2019—2022,結題, 主持

(4) 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廣東清遠清代“九廳十八井”圍屋建築保護與活化研究,,20202022 結題 主持

(5) 2019 年“攀登計劃”廣東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粵北壯族村落景觀文化保護研究, 2019-03 至 2020-06, 結題, 主持

(6) 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建築學研究生創新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主持,2020

(7) 廣東省教學團隊—多源融合的建築學在線課程群教學團隊,負責人;2019.12

(8) 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研究項目—建築設計方法示範課程建設,負責人 2019.3,

(9) 廣東省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築設計(4)負責人,2021.2

(10) 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建築設計(4) 負責人,2020,12

(11) 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築設計,負責人,2018,6

(12) 清遠樵順小區幼兒園規劃設計,32班幼兒園、高層住宅,2010-2015

(13) 清遠東城住宅小區設計研究,高層住宅,2009-2013

(14) 新時代嘉園規劃設計研究,高層住宅2010-2015

(15) 廣州海珠區黨校新校舍設計,教育建築,2.5萬㎡,2006-2010。

(16) 廣州生物島複建用房工程設計,多層住宅,政府的安置房,14萬㎡, 2009;

主要論文成果:

1.劉旭紅, 陳思林, 關昌豹. “九廳十八井”圍屋建築特征及保護策略研究——以清遠清代鐘氏大屋村為例[J].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報, 2020(6)

2.劉旭紅,關昌豹.“垂直森林”設計中的形态母題運用研究. 華中建築. 2021,(01);

3. Zang, Peng;Liu, Xuhong*1);Zhao, Yabo ; Guo, Hongxu; Lu, Yi; Xue, Charlie Q. L. Eye-Level Street Greenery and Walking Behaviors of Older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醫學三區,IF=2.849(2019) 2020-08-24

4 劉旭紅,關昌豹.粵北連山壯族瑤族文化符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中外建築.2020,(11)

5. 劉旭紅,李雯雯.清遠廣德大道生态修複與景觀品質提升策略.工業建築. 2019(02)

6. 劉旭紅,李雯雯,馬源.生态文明視角下廣東連山廣德大道綠化景觀設計研究.廣東園林. 2019(02)

7. 劉旭紅,張嘉煌等.湛江喜來登度假酒店公共空間建築設計.工業建築,2018(6).

8. 劉旭紅,李俊彥. 環境促進教育的現代幼兒園建築創作,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17(4)

9. 劉旭紅,陳楚權.廣東清遠樵順住宅區水景空間的規劃設計,工業建築2016(5).

10. 劉旭紅,武飛.基于BIM技術的建築産業鍊自動化流程研究.建築經濟,2018(12).

劉旭紅,張嘉煌.幼兒成長空間體驗設計研究.建築設計管理,2018(9).

11. 劉旭紅,武飛.新時代黨校規劃與建築設計研究——廣州市海珠區黨校新校區規劃及建築設計實踐.華中建築,2018(11).

12. 劉旭紅,陳康桃昌.集約化小學校園空間緊湊度和多樣性的統一, 南方建築2017(4).

13. 劉旭紅,張嘉煌,陳光.以信息化促進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築設計》科研項目為例.教育現代化,2018,5(40).

14. 劉旭紅,武飛.基于網絡資源共享平台的建築設計教學研究.高等建築教育,2019(2

15.劉旭紅,武飛.基于BIM的虛拟現實技術(VR)在建築工程中的創新應用.中外建築,2018(4).

16. 劉旭紅,武飛.新時代建築學研究生教育的全員育人模式探究.教育現代化,2018,5(44).

知識産權

 獲得計算機專利著作權8項

1.《建築設計》2014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軟件(簡稱:建築設計)2018.6

2.《校園建築設計》2013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軟件(簡稱:《校園建築設計》2013精品資源共享課)2017.3

3.《校園建築設計》網絡課程軟件;2017.3

4.“151工程項目”-基于網絡資源利用的教學改革《建築設計-校園建築設計方案》應用軟件(簡稱:建築設計-校園建築設計方案);2017.3

5.《大數據時代建築設計教學信息化平台構建與創新應用》教學成果平台(簡稱:大數據時代建築設計教學信息化平台構建與創新應用)2017.3

6.  三維實景網絡地圖系統V1.0   ,2019.3

7. 平面信息網絡地圖系統V1.0   ,2019.3

8. 全景實景網絡地圖系統V1.0   ,2019.3

教學活動

主要承擔“建築設計”、“建築設計方法”、“設計院實習”、“畢業設計”等課程的教學。

 

 

 

 

 

 

 

上一頁:江海燕

下一頁:何韶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