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學工動态 > 正文

首頁

轉:關于組織開展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的通知

2019-04-11 作者: 浏覽數:
關于組織開展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的通知


單 位: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
各學院: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教高函〔2019〕8号)要求(附件1),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的預通知》(粵教畢函〔2019〕23号)精神(附件2),省教育廳等單位定于2019年4月至8月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以下簡稱“省賽”),為了做好本屆賽事的項目選拔和相關賽事參與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時間
  2019年4月至8月
  二、大賽賽制
  省賽采用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和省級決賽三級賽制。
  我校組織第四屆“工創杯”大學生創業實踐挑戰賽暨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内選拔賽作為省賽的校級初賽,通過網絡評審和現場評審等方式,最終遴選優秀項目代表學校參加省賽。
  三、大賽新規則
  1.參賽組别及對象變化。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師生共創組
  2.參賽項目類型變化。參賽項目類型由6個變5個,包括:“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互聯網+”社會服務。
  3.參賽成員數量變化。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
  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不多于8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
  4.股權結構有所區别。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可以參加初創組、成長組,允許将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成長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師生共創組參賽項目中高校教師持股比例大于學生持股比例,教師須為高校在編教師(2019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職)。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師生股權合并計算不低于51%,且學生參賽成員合計股份不低于10%。
  5.  省賽舉辦時間變化。省級複賽為6月下旬,省級決賽為7月下旬。
  四、大賽獎項
  (一)省賽獎項
  省賽設金獎(每個項目8000元)、銀獎(每個項目5000元)、銅獎(每個項目3000元)、若幹個優勝獎和各類單項獎;另設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導師獎(每位導師3000元)。
  (二)國賽獎項
  獲國賽金獎的,省賽組委會将給予每所學校每個項目扶持獎勵金35萬元;獲國賽銀獎的,省賽組委會将給予每所學校每個項目扶持獎勵金10萬元。扶持獎勵金主要用于支持獲獎團隊發展和獎勵指導教師。
  五、學院組織工作要求
  1.認真做好賽事宣傳和報名組織工作。請各學院組織參賽團隊登錄大賽相關端口報名,參賽項目人數不低于各學院總人數的10%(包括研究生),報名系統開放時間為2019年4月5日,不同組别的參賽學生需根據報名系統的提示提交相應的報名材料。報名截止時間不得晚于6月5日,具體各學院上報參賽項目數詳見附件3
  2.積極組織重點項目培育工作。主動為在校生和畢業生參與大賽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整合校友資源,形成合力加強對參賽項目的指導和培育,充分調動教師、在校生和畢業生參與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将科技成果産業化,帶領學生創新創業。
  3.配備專人負責賽事。各學院配備專人負責跟進大賽的各階段、各環節,積極鼓勵和組織學生參賽,做好參賽團隊的培訓指導,對進入省賽的項目協助學校加強培訓指導和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六、其他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由教育部主辦的國内最有影響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過去的四屆比賽中,我校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團隊和指導老師,其中在國賽、省賽代表我校取得優異成績,共獲得了國賽銀獎4個、國賽銅獎6個,省賽金獎4個、銀獎16個、銅獎9個、優勝獎28個、優秀獎2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19個。希望各學院高度重視,認真查看通知和相關工作安排,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做好本次大賽的各項工作。
  聯系人:陳雨婷、高飛    聯系電話:020-39342819
  大賽QQ群:467152031

  附件:1、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2、廣東省教育廳關于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的預通知
     3、各學院參賽項目數量統計表
     4、學生報名操作手冊
  以上附件點擊下載

                 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
                          2019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