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廣東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圓滿完成,共評出獲獎項目101項。其中,廣東風景園林教學成果獎4項,由我院副院長江海燕教授牽頭申報的“科産教深度融合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2)》課程建設”獲廣東風景園林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還有馬源、肖希、林韶明和陳光。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2)》課程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于2015年首先在我校風景園林專業2012級本科班實施。課程團隊于2018年、2019年、2021年和2023年分别參加了全國、廣東省風景園林教育大會,與省内外相關院校教師進行了深度交流。為了培養服務國家戰略、符合行業需求、面相未來發展的一流風景園林專業人才,教學組織上依托學院景觀規劃與生态修複研究中心科研平台,選題來源于平台社會服務項目的真實工程項目,将科産教多維資源深度融合,解決學生對行業需求不了解、難以接觸真實工程情境和地方高校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等痛點問題。
課程建設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城園融合導向的城市客廳型公園設計教學。突出建築學院風景園林專業教學特點和優勢,選題突破傳統公園功能和用地性質,選擇以公園用地為主、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為輔的,融合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和休閑遊憩功能的城市客廳型公共開放空間設計。第二階段是以生态設計為導向的三生協同型公園設計教學。在生态文明建設背景下,圍繞廣佛地區生态修複需求最緊迫、高質量發展最活躍的對象,選題突出特定類型空間的生态修複、公共遊憩、自然教育及産業轉型發展,綜合解決生态、生活、生機協調的高質量發展問題。課程結束後進一步指導學生凝煉作業成果,組織參與各類大學生設計競賽,獲第八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金獎,2022年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一等獎,南粵古驿道生态修複設計競賽一等獎,“挑戰杯”競賽二等獎等共計20餘項國際國家級競賽獎項。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2)》課程在教學内容、教學方式和課程思政方面均具有明顯的特色。
(1)内容特色:“科産教多維深融合,校内外資源鍊接”。打通課堂教學與國家戰略、行業需求的真實連接,教師将承擔的課題和實踐項目引人課堂,培養學生解決城市發展新需求的思維習慣和工程設計能力。
(2)方式特色:“研究思維引入,突出學科交叉融合”。積極與前沿知識疊代較快的學科交叉融合,引入環境行為學、生态學、地理學、藝術學、生命科學等。引導學生運用多源數據挖掘、無人機航拍、樣方調查獲取數據;運用景觀連接度、美景度等分析方法,培養激發學生網狀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思政特色:“悟、領、踐、化”,多維度塑四面一體價值。立足于5G和AI融合時代,多維度塑造學生“家國情懷、行業自信、自強自立、科學精神”四面一體的價值觀和人格素養。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2)》課程未來将進一步聚焦設計、創新、協作、人技互動能力及解決複雜問題的研究能力的培養;利用現代技術,創建多場景多形态的課堂模式;建立教師、設計師、使用人群的多方定量評分體系。并積極開展課程建設、網站建設、基地建設等,助力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圍繞綠美廣東、公園城市等擴大與地方政府和規劃設計院的合作,拓展課程選題資源,充實課程師資力量,促進科産教進一步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