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首頁

【工大建院·教育教學】學術講座:設計施工一體化背景下設計師角色的回歸與拓展

2023-04-28 作者: 浏覽數:

 2023年4月21日上午,【工大建院·教育教學】學術講座8:00-10:25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二号樓314室舉行【工大建院·教育教學】學術講座。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來自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規劃設計事業部總裁葉勁楓為大家帶來以作題為《設計施工一體化背景下設計師身份的回歸與拓展》為題的精彩分享主題報告。講座由學院江海燕教授主持,城鄉規劃學、建築學、人工環境工程的研究生以及風景園林2019、2022級本科生共同參加了本次講座活動。

  講座回顧葉勁楓先生以“工程與設計的區别”為出發點,以工程與設計一體化打破設計師與工程師(創意者與施工者)之間的分裂為主題展開報告。

二、講座過程

背景

園林回歸匠心營造設計施工一氣呵成

古代造園,沒有專職的設計師,而是園主、詩畫家和匠師合作的結晶。傳統“匠心造園”的說法,是基于“營造”的語境,設計和施工一氣呵成。葉勁楓先生指出:設計師如果隻是為了炫酷、為了獲獎、為了出名打造個人的光環而脫離實際進行設計,不僅耗費寶貴的社會資源,而且是極度不負責任的。對于某些案例他不評判設計師當時的藝術創意,而是表達了對中國的學生為了模仿這樣的國際大師去做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的擔心。提醒大家應該首先樹立正确的職業價值觀,不應該為了給自己打造光環而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甚至影響到生命。因此,要打破設計師與工程師,或者說創意者與施工者之間的鄙視鍊,端正态度需要從我們這個課堂開始。

發現

在中國古代,沒有專職的園林設計師,譬如蘇州園林,是園主、詩畫家和匠師合作的結晶,傳統“匠心造園”的說法,是基于“營造”的語境,設計和施工一氣呵成。

目前很多園林實施性項目在施工過程遇到的問題,正是因為設計與工程的分離,造成了場地條件、造價成本、工期進度、技術要求等多個方面的矛盾,而一體化項目模式則可以有效達成前後的貫穿。


最懂工程的設計師,最懂設計的工程師


人才方面,設計人員過于立足前端,或者工程人員過于後段介入,也是造成各種脫節問題的原因。我們需要最懂工程的設計師,也需要最懂設計的工程師,并且樂于遊走在兩種身份的天平兩端。

  設計師并非隻是西裝革履地活躍在方案創作、成果彙報、高端沙龍的場合,也可以奮鬥在工程一線,快速的用自身的技術和審美為現場解決問題,這種狀态稱為設計師的“野生狀态”。

工匠精神鑄造園林精品

案例

一花一草皆詩境,一枝一葉總關情。葉勁楓先生通過近年來主持和參與的重點項目,包括南甯園博園羅漢松園、深圳前海石公園、廣州雲溪生态公園、以及最近廣泛關注的廣州松園賓館,生動講解如何從景觀綠化細節入手,用心打磨每一處細枝末節,悉心營造每一處景觀線,賦予遊覽者最佳的觀感體驗。

葉勁楓先生提出,在當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背景下,葉勁楓先生設計師應積極拓展角色和身份,比如協調者、造價師、工藝美術師、地形師、盆景師、市場信息收集者、植物布局者、現場記錄者、質量監理、植物生命保障者等,做到不遺餘力,少留遺憾。

采用大量的案例,包括設計草圖、現場施工過程照片、施工修改照片、施工完成後的場景照片,介紹了他所領導的規劃設計事業部的工作内容,也介紹了早期從事的地産項目及其個人從地産項目到公共項目的态度轉變。葉勁楓先生向我們介紹了位于東圃的一個具有公共性的地産項目,該項目通過高速路隧道頂部建設花園,不僅為高速路兩邊居民創造了靜谧、美麗的環境和充足的休閑遊憩空間,還連通了曾被人類設施隔離的野生動物通道,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範例。

接着葉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他主持設計和參與施工的大量具有主題性、公共性或特定文化内涵的作品,包括南海博物館、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的紫金園、為春晚倒計時做了16秒的鏡頭的深圳前海石公園、為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廣州舉行升旗儀式的旗台整理、珠海長隆海洋公園、南甯園博園羅漢松園、廣州白雲山雲溪生态公園、廣東白雲會館、廣州南湖松園等等。這些案例展示了葉勁楓先生是如何打磨推敲制作假山石模型、如何結合植物實際形态現場确定方案場景、如何在不同天氣考察施工現場調整設計等等,通過豐富的案例過程講解和建成後精美的攝影成果呈現,讓我們深刻體會了一位優秀的風景園林園林師不僅僅是設計師,還是模型制作師、是植物造景師、是經濟平衡師、是優秀的攝影師等等等等,需要具有深厚的綜合能力、高級的審美能力和靈活的現場感受能力、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

總結

葉勁楓先生的演講結束後,江海燕教授進行了總結。明造園理論學家計成在《園冶》中指出“造園三分匠人七分主人”,意思是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更多依靠能主事之人,也就是葉勁楓先生今天講的風景園林師應該是從設計到施工一體化的主導角色。

風景園林是一個非常考驗靈活性、綜合能力、個人審美能力的專業,也十分考驗耐心,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樹立職業的理想和正确的價值觀,認真思考自己今後的人生和職業定位。

提問環節

研究生和本科同學分别向葉先生提出了問題,包括葉先生是如何能夠做到身兼多職、同時完成多角色的工作,時間是如何管理的?如何培養設計師如此之多的能力,尤其是敏銳的審美捕捉和轉化能力?未來人工智能會取代我們的專業嗎?風景園林專業與新媒體等新技術結合的可能性等,葉勁楓先生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體會一一作答,也激勵同學們面向未來,大膽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未來一定是一個更多交叉的時代,大家要主動迎接挑戰。

最後,葉勁楓先生還特意準備了馬克龍總統曾送給習近平總書記的禮物——《翠鳥别墅》,現場贈予提問同學,以勉勵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