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所在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首頁

我院學子在“築夢灣區”大學生建築及城市設計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2022-07-26 作者: 浏覽數:

近日,我院師生團隊在“築夢灣區”大學生建築及城市設計大賽中獲得銀獎1項、優異獎2項的好成績!本次競賽由中國海外愛心基金會、紫荊雜志社聯合主辦,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香港建築師學會協辦,共有來自大灣區的13所大學的師生同台競技。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及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大學建築學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香港珠海學院建築系、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知名專家、學者及建築師擔任評委。最終,共有30項作品脫穎而出獲獎,學院獲獎作品數占獲獎總數的1/10。

學院銀獎獲獎作品于2022年6月24日至6月26日在香港會展中心展覽館展出,為進一步促進灣區青年學生間相互了解大灣區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領略各個灣區城市的獨特底蘊以及生活特色做出積極貢獻。學院獲獎作品選取廣州、香港等地相關元素,探讨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注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體現文化的交融特點,共同将“粵港澳大灣區”從一個經濟概念升華成一個文化符号。

熱烈祝賀獲獎師生團隊!

 

 

銀獎作品

作品名稱:激活·複愈·共生——基于遺産活化與情緒治愈的公園規劃設計

作者:何志賢、梁竣原、李昊龍、孫楊炀

指導老師:肖希、林韶明

作品簡介:

廣州鋼鐵集團的發展與變遷,是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發展的縮影,也包含着一代廣鋼人的青春回憶。而昔日興旺繁盛、熱火朝天的工業重地如今已淪為雜亂荒蕪的廢墟,從城市中心穿越而過,猶如城市臉上一條無法忽視的疤痕。      

該作品從廣州鋼鐵集團舊址遺留的工業遺産産生的“鄰避現象”進行切入,針對場地本身的曆史遺留問題及周邊高層建築形成的壓迫感,按照“激活,複愈,共生”的規劃邏輯進行重新塑造。設計首先選擇對場地中大量的工業遺産進行維護與活化,前者通過置入交通空間,文創市場及創客中心等帶動商業發展,創造維護收益;後者通過置入互動裝置及改造遺留工業構件,“變廢為寶”,将遺産價值最大化,讓陳舊裝置重新“激活”。其次,通過對遺産置入垂直綠化與植物配置,創造“複愈”空間,以容納“鄰避現象”導緻的消極情緒。最後,以工業遺産為“容器”,以工業流程為“溶劑”,以文化精神為“溶質”,穿插文化展覽,傳承廣鋼精神,實現生态,公園與人文的再次“共生”。

優異獎作品

作品名稱:旋轉港灣

作者:陳偉翰、容諾旻、劉奕華

指導老師:謝超、馬蘭

作品簡介:

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離不開民族融合民族團結。在繁華的香港大都市中,民族文化的語言空間常常被人們忽視。從而加快城市民族文化的衰落,本設計基于香港西貢鹽田梓,從當地民族現況出發,順應生态移民的必然性。

我們通過借助主要城市的發展力量輻射島嶼周邊的民族聚落,融合混居民族文化,聚攏散居民族文化,在提供宗教文化活動區域的同時提高民族凝聚力,讓不同的人群體驗到叙事性的民族信仰文化空間。我們欲使它成為現代大都市的标簽,記錄民族電子軌迹并起到民族電子基因庫的作用。促進城市文化修複、生态修複、環境修複,最終“築夢灣區”。

 

 

 

作品名稱:尋寶環遊、繪夢羊城——基于場景構建視角下的廣州中心區更新設計

作者:丘妍嵘、洪時妍、陳雅雯、黃月怡、陳董斌

指導老師:莊雪芳、李志

 

作品簡介:

基地位于廣州舊城中心區核心商圈地段,是環市東路的重要界面。場地周邊具有良好的資源禀賦,是一個“寶藏”之地,但在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這裡也面臨着場地割裂、發展動力不足、缺乏公共空間等問題。本次設計以場景營造為出發點,從“可行、可遊、可居、可觀”四個層面來制定更新改造策略,并基于此構建四大生活願景——尋活力燈火、尋星點綠色、尋創新之路、尋生活之本,以期其成為廣州的活力複興區,城市“尋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