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2017年4月底,在收到本次文創比賽邀請的第一時間,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即成立了由朱雪梅院長“挂帥”,海佳老師擔任指導老師的志願者競賽團隊,在院内多輪方案選拔與角逐的基礎上,最終确定了由兩個木構件搭建團隊和一個産品設計團隊進入到最終實踐操作環節。期間,我院派出多名師生赴當地進行采風、調研,并最終确定了“古道鄉愁,借今懷古”的總體設計思路,并着力在如何使産品“彰顯工科特色”上下功夫。
二、作品
1.搭建作品之留客亭
本設計靈感來源于對古驿道思考的延伸,我們考慮到驿道和驿亭本是一組不可分割的風景,希望通過建造這樣一個驿亭來喚起人們對古驿道的感情,起到一種對古驿道激活的作用。在造型方面,我們在參考了衆多古驿亭的樣式之後,通過借助古驿道的曆史場景感來表達“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意境。同時我們還充分考慮了場地周邊的建築樣式,最終決定通過坡屋頂的形式和周邊建築進行呼應,并通過較為現代的手法讓驿亭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2.搭建作品之幡動
本設計選點在田間驿道旁,以自然風土和台山悠久僑鄉文化為靈感,試圖将風、稻田、芭蕉林、河流、僑民洋樓、鄉間瓦屋……這些梅家大院周邊特有的自然與人文要素與所構築之亭融合為一個整體,意在營造天人合一的和諧氛圍,呈現包容、純淨、輕盈的作品内涵。設計通過簡潔的外立面在造型上與周圍環境呼應,同時那個個挂件如遊子們的竹簡家書,随風搖曳,穿越古道,将思念傳到遙遠的故鄉。
3.産品設計之銀信與萬元号郵筒
銀信是舊時僑胞們與遠在故土的家人之間交流聯系的重要載體。雖然現在發達的通訊技術已經可以讓思念“不再遙遠”,但書信作為傳統的通訊手段有着非比尋常的文化意義。在此,我們通過藝術化還原銀信這一文化符号,使得今天的遊客能進一步加深對台山僑鄉文化的了解,并能随手帶走一份“相思”。
三、小結
在整個比賽的過程當中,學生團隊充分發揮了合作的力量,排除萬難,盡自己所能把項目做到最好。這次的台山古驿道文創比賽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台山文化,深入接觸台山當地的風土人情,更讓我們有機會把自己的設計想法變為現實,是對我們學習道路上的一種鼓舞,更是對我們綜合素質的一種實實在在的鍛煉與提升。文創大賽——讓我們後會有期!(文字編輯:張曦, 文字審核:海佳,圖片來源:參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