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上午,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廣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研究”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辦的“嶺南傳統村落文化價值及保護發展”研讨會,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314會議室開幕。此次研讨會是“世界舞台、廣州魅力”——第三屆廣州學術季的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曾偉玉同志、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校長陳為民同志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緻辭,他們充分肯定了基地成立以來的工作并對于基地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殷切期望,表示市社科聯和學校将全力支持基地的建設發展。“廣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研究”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負責人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湯耀平同志彙報了基地建設情況、發展目标和規劃。來自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的專家學者、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宣傳部、科技處、太阳成集团tyc234cc、通識教育中心的領導及全校師生兩百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科技處人文社科處副處長謝衛紅主持。
開幕式之後的大會主題報告邀請了五位省内知名專家學者。首位講演嘉賓廣東省博物館原館長鄧炳權先生,運用大量鮮活的事例說明了傳統村落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對傳統村落完整性、真實性及延續性保護的重要性。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陸琦教授分析了廣東省内典型瀕危傳統村落的現狀特征與存在問題,針對性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并探讨了如何構建評價瀕危傳統村落的指标體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首屆傳統建築技藝灰塑名匠”邵成村先生展示了嶺南傳統建築技藝——廣州灰塑的原材料、工藝制作流程,并說明了其科學原理和技術價值,呼籲人們重視挖掘弘揚傳統工藝中所蘊含的先人智慧。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劉志勇教授介紹了該校基于弘揚鄉土精神、促進鄉土建設目标,融教學、設計、社區參與、國際合作一體的傳統村落保護的“在地”實踐。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朱雪梅教授,長期紮根嶺南鄉村調研,系統總結了嶺南傳統村落的價值特色、現狀問題,并探讨了嶺南鄉村保護利用和再造複興模式,最後就未來研究提出展望。
此會議是“廣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研究”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成立以來第一次重要學術會議,省内知名專家濟濟一堂,思想碰撞的火花必有利于推動嶺南傳統村落文化價值及保護發展的學術研究和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