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産黨的成立到土地革命、抗日戰争 ,再到解放戰争,新中國在曆次的重大曆史抉擇中昂首闊步。又是一年七月到來,今年暑假7月12日,我院赴汕尾陸豐“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生黨員活動實踐團,借暑期社會實踐之機聚焦中國共産黨曾經走過的地方,跟随新中國的腳步,去重溫紅色的歲月。實踐團由我院黨建辦袁曉聰老師指導,隊伍成員囊括我院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員。此次實踐之旅旨在重溫黨的曆程,緬懷革命先烈,學習革命鬥争精神,傳承黨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追憶紅色記憶,學活革命精神
第一天, 我們拜訪“陸豐市龍山中學”——陸豐縣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會場舊址。我們包含着對紅色曆史的深情,了解到五四運動爆發後,龍山中學的師生積極響應,在學堂召開全縣學生代表大會,發表宣言,迅速掀起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鬥争,為陸豐人民迎接革命曙光的到來充當先行兵。在彭湃等領導同志的指揮下,海陸豐人民先後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在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于1927年11月3日,在龍山校内召開了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告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成立。龍山師生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昌盛而不惜抛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樂章。



緬懷革命先烈,學習革命精神
第二天, 我們來到“周恩來同志渡海處” 參觀周恩來渡海處紀念碑,當時天正下大雨,這也使我們體會到當時周恩來等革命同志的處境的艱辛與生活的不易。随後我們參觀“黃厝寮周恩來養病舊址”,簡單的家具、狹小的空間。周恩來總理是全黨楷模,是清正廉潔的光輝典範,他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周總理的豐功偉績、高尚人格以及光輝形象深深地感染和折服。


關注農村建設,永遠跟黨走
第三天, 我們去到廣東省古村落——大安鎮石寨村。與駐村幹部以及貧困黨員座談,了解農村基層黨建,體驗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通過座談,我們準确掌握群衆所思、所憂、 所盼,重點了解農村政策落實、民生改善情況,農民群衆對黨和政府的要求與期盼,幫助我們黨員群衆理清思路,更好地學習體會黨的十九大精神。